練功雪板選擇
首先,若是你還是下列狀態的滑行者
完全的初學者
目前還處於維持A字型滑行
還沒嘗試兩支雪板平行地滑行
你若喜愛滑雪,建議你可以先挑一雙做好鞋墊、調整(fitting)後、適合自己的雪鞋。
再挑選ski租借,若你常去日本滑雪的話,建議你是租用S-B-B認證的雪具租借店家 <日本スキー産業振興協会官網可以查詢>
若去其它地方,則是選擇有信譽的雪具租借店家。
然後利用Rental的方案嘗試一下不同的雪板
在此同時也精進一下自己的技術後,再考慮購入雪板

兩支雪板能盡可能地維持平行滑行,會是你購入雪板的好時機
基本上,一般想要進步的雪友,
我都建議你先買165/157cm的SL板
主要原因有幾個
基本的平行自然轉彎你熟悉之後,準備開始要進入小轉,SL 板是設計給迴轉半徑最小的賽事使用
在中高級程度,你的平行彎型會加入更多的立刃(edging)技巧,雪板在彎中的立刃角度會越來越動態(dynamic),而不是一個角度從頭滑到尾
會需要隨意地在中彎與小彎之間互相切換,特別是在許多地型/雪質限制你路線的情況
總之,你會希望增加自己控制雪板的能力,進一步強化整體的雪板表現,那麼、SL 板會是穩定地伴隨你進步的好板型。<這是過去幾屆interski最常見的板型>
這邊在購買時,可能有幾個SL規格要特別留意
根據2020/2021的FIS賽事規則:男子不論身高體重不低於165cm、女子不論身高體重不低於155cm
雪板本身不用選world cup的規格,因為我們只需要SL的幾何規格(geometric)
承上、雪板的墊片(plate)上,不一定要選用world cup等級
承上、固定器的選擇上不一定要選用world cup等級(DIN max在12-14夠用即可)
綜合上述幾點,若你購買雪板的區域在日本,也可以選擇針對技術選手權大會推出的小轉用板,許多品牌在日本有推出技選限定款式。

購買之前都非常推薦大家參加試用會,試乘一下再買
然後、再你熟悉了SL後
下一塊整地,就可以選擇多帶一塊長的GS雪板
GS主要用迴轉半徑分為:
R在20m以上:所謂的大眾用/民用規格
R在30m以上:跟選手一樣的競賽規格

這樣的雪板由於相對較長,通常會選擇180cm上下,較長的雪板會出現:
轉動雪板的難度增加
雙腳同步的難度增加
迴轉半徑變大,沒法單純靠壓著鋼邊轉彎
需具備精準地在短時間立高刃角來壓縮雪板的能力
總之、GS的規格會讓你再次體驗不會滑雪的感覺(笑)
所以、會是第二階段練功很棒的雪板
2019-2020 在北京南山,用186cm的雪板練饅頭
然後選手以外、會用這種180cm以上的GS板,要嘛真的很自虐的教練、不然就是超級自虐的學生,才會買的一塊雪板,所以、這樣的雪板到季末價格反而不貴。 (下圖為日本TANABE SPORTS的季末雪板+plate價格)。

但這邊要再次聲明,請讀完上面的文字符合條件再買,不然你可能會因此討厭滑雪唷(苦笑)。
我長時間用過的整地雪板,給大家參考:
Elan Amphibio 14 168cm R15
Atomic DD SL 165cm R11
Nordica GSR 186cm R26
Ogasaka TC-S 165cm R12.6